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肿瘤产生的CXCR1和CXCR2趋化因子受体激动剂诱导NETs从而干扰免疫细胞毒性

  • 中性粒细胞在携带有肿瘤的宿主体内会大量的扩增和累积。
  • 在癌症患者的肿瘤产生的CXCR1和CXCR2趋化因子受体激动剂和其他趋化因子的影响下,中性粒细胞和髓系粒细胞来源的抑制细胞(granulocytic My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产生NETs
  • 本文发现癌症产生的CXCR1和CXCR2激动剂是促进NETosis的主要介体。
  • NET包裹肿瘤细胞,并屏蔽外周的由CD8+T细胞和NK细胞介导细胞毒性,这种屏蔽功能主要通过阻止肿瘤细胞和周围的免疫细胞及靶细胞之间的接触实现。
  • NETs保护肿瘤细胞免受细胞毒性是小鼠成功癌症转移的基础,而PAD4(精氨酸脱亚氨酶4,Protein Arginine Deiminase)抑制剂的免疫协同治疗作用可以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抑制NETosis
  • 活体显微镜检查提供了中性粒细胞NET干扰溶细胞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与中立细胞接触的证据
  • 文献来源:
    • PMID: 32289253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展开的蛋白反应介体PERK通过抑制STING信号传导来控制肿瘤细胞中的髓样细胞驱动的免疫抑制

  • 在渗透到肿瘤中时,支持髓样细胞的免疫调节极化的主要机制仍在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
  • 这些信号的阐明可以使更好的策略来恢复保护性抗肿瘤免疫力
  • 在本文中,研究人员调查了内源性激活的RKP样内质网激酶(PK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 PERK)在肿瘤相关的髓样细胞来源的抑制细胞(tumor-associated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tumor-MDSCs)的免疫抑制中的作用
  • PERK信号在tumor-MDSCs中表达增加,其缺失将MDSC转变为激活CD8+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的髓样细胞。
  • 缺乏PERK的肿瘤MDSCs破坏了NRF2驱动的抗氧化能力并或坏了线粒体呼吸稳态。
  • 此外,在PERK缺陷性MDSC中减少的NRF2信号转导淫妻胞质线粒体DNA升高,并因此导致抗I型干扰素STING依赖性表达。
  • NRF2信号的重新激活,STING的条件缺失或I型干扰素受体I的阻滞恢复了PERK切除的MDSC的免疫抑制潜能。
  • 本文的发现证明了PERK在tumor-MDSC功能中的关键作用,并揭示了重新编程免疫移植性骨髓生成以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策略。
  • 文献来源:
    • PMID: 32294407

2020年4月18日星期六

覆盖网膜脂肪相关淋巴样簇的基质细胞触发中性粒细胞聚集体的形成以捕获腹膜污染物

  • 大网膜是一种内脏脂肪组织,富含脂肪相关的淋巴样簇(Fat-associated lymphoid clusters, FALCs),可收集腹膜污染物并在腹部提供第一层免疫防御。
  • 在本文中,研究人员调查了腹膜炎期间介导腹膜污染物捕获的机制。
  • 网膜基质细胞的单细胞RNA-seq和空间分析现实,FALCs的表面被CXCL1+间皮细胞覆盖,研究人员将这些细胞成为FALC覆盖细胞。
  • 在酵母聚糖诱导的腹膜炎期间,CXCL1的阻滞剂抑制了中性粒细胞在FALCs的募集和聚集。
  • 蛋白精氨酸脱亚氨酶4,是一种NETs释放中非常重要的酶。抑制蛋白精氨酸脱亚氨酶4,可以消除中性粒细胞聚集和网膜FALC捕获腹膜污染物。
    如何抑制这个所谓的"蛋白精氨酸脱亚氨酶4",可否用于真菌性角膜炎?
  • 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网膜样品的分析证实了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和FALC处的细菌捕获是通过上述原理。
  • 因此,专门的网膜间皮细胞协调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和聚集以捕获腹膜污染物
  • 文献来源:
    • PMID: 32294409

2020年4月17日星期五

“赢得”孩子

  •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 表达初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 表达出你对孩子的同情,但不是宽恕
    •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 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知道你们达成了共识
  • 这四个步骤的根本:友善、关心和尊重

2020年4月16日星期四

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

  • 孩子不能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
    •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
    • 他们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和内省
    • 他们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
    • "给孩子自尊"运动
  • 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 面对孩子的错误
      • 大人应该教会孩子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时机
      • 通过允许孩子经历失败,他们就能够在问题出现时学会怎样去解决
      • 让孩子学会适应(失败)将使他们受益无穷,这样才能使他们知道如何应付生活中的跌宕起伏。
    • 让孩子有大量机会在家里、学校和社区作出有意义的贡献,孩子就会受益良多。归属该和自我价值感是其中的关键。

2020年4月15日星期三

随着近视度数增加,前巩膜变薄

  • 目的:
    • 考虑到视力扩展是伴随巩膜变薄的,本研究调查了在正视和近期情况下,不同子午线上的巩膜厚度(前巩膜厚度[AST]和后巩膜厚度[PST])的变化。
  • 方法:
    • 总共有95名参与者(平均年龄:24±4岁)接受了眼部成像,包括正视眼(等效屈光度:±0.75D,n=20)和近视眼(-1.00~27.25D,n=75)
    • 扫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使用半自动化的定制设计软件分析所有图像,以1mm为间隔确定巩膜厚度
    • 沿水平和垂直子午线,从角膜缘到5mm(n=95)估计PST,从中央凹到5mm(n=25,仅仅高度近视)PST。
  • 结果:
    • 中值球面等效屈光不正和轴向长度分别为-4.25 D(IQR,-12.50至-1.00 D)和25 mm(IQR,23.72-28.35 mm)。
    • 前巩膜在上半部最薄,在下半部最厚(475.3±19.0 vs. 605.9±18.6 µm; P <0.001)。
    • 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单独的下位AST显着降低(r = 0.27; P = 0.008)。
    • 鼻和颞经之间的AST没有差异(583.24±15.00 vs. 587.09±27.00 µm; P> 0.05)。
    • 高近视子集的平均中央凹下PST为251.7±12.0 µm,比所有子午线上的平均AST薄45%以上。
    • 中央凹周围平均巩膜厚度(1-5 mm)沿不同子午线相似(P> 0.05)。
  • 结论:
    • 与其他三个子午线相比,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沿着下子午线的前巩膜变薄相对明显,这表明AST的潜在作用,尤其是在下子午线中,可作为近视进展的标志
  • 文献来源:
    • PMID: 32271887

2020年4月14日星期二

在兔巩膜中基于二次谐评估用于近视的治疗性组织交联

  • 目的:
    •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ignals (SHG) are emitted preferentially from collagenous tissue structures and have been used to evaluate photochemically-induced (CXL) crosslinking changes in the cornea.
    • Since therapeutic tissue crosslinking (TXL) using sodium hydroxymethylglycinate (SMG) of the sclera is a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high myopia, we explored the use of SHG microscopy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 方法:
    • 在尸体兔头右眼的赤道12点位置(n=16)使用SMG(40-400mM)进行单次Tenon(ST)注射(400μL)
    • 3.5h后,使用860nm双光子激发400-450nm发射进行共聚焦显微镜(CM)扫描。
      • 图像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在哥伦比亚大学赫伯特·欧文综合癌症中心(Herbert Irving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at Columbia University)的共聚焦和专用显微镜共享资源平台上进行。
      • 作为一种方法学上的对照,测量含有SMG和5-磷酸核黄素的溶液的SHG信号伪影以及浸泡然后从核黄素溶液中洗净巩膜组织(浸泡转移后洗涤2、3、5分钟)
      • 将组织按照外巩膜朝下的方向放置在圆形盖玻片上(厚度# 1.5,直径25mm;Warner Instruments, Hamden, CT, USA),安装在封闭的金属腔室中(AttoFluor细胞腔,Molecular Probes,Eugene,OR,美国)
      • 对于成像,我们在配备有Nikon 25x/ NA1.1 Apo LWD水浸物镜的Eclipse Ti显微镜支架(Nikon Instruments, Melville,NY,美国)上使用了Nikon A1R-MP激光扫描系统
      • 用Chanmeon Vision II可调激光器(Coherent,USA)的860nm激光器激发SHG信号,并在700nm激发样品进行自发荧光成像。
      • 使用400-450nm带通滤光片,使用费反扫描检测器检测背向散射SHG发射以及自发荧光。
      • 860nm处的激光功率为60mW(占总功率的2.5%),而80MHz处的激光脉冲宽度为140fs
      • 像素停留时间为6.2、3、10-9s/像素
      • 图像分辨率为1024像素/线
      • 使用NIS Elements软件(Version 4.3,Nikon)自动完成图像捕获
      • 通过使用显微镜扫描组织(预览)并捕获组织在整个图像视野中的可视化且不重叠的组织来选择捕获图像的区域
      • 对于浓度依赖性的比较研究,将每个图像上的深度调整为距图像约10-15 lm
      • 巩膜上层盖玻片还被用于"三明治"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组织不规则性,例如"褶皱或皱纹",如果存在不同深度,则可以在图像上形成明显较暗的区域。
    • 对图形进行像素密度和纤维束"波纹度"分析。
      • 图片分析使用Fiji软件
      • 通过绘制直方图并取其平均值,从每个图像中获得像素密度,作为信号亮度的反应。
      • 然后检查了处理样品和对照样品之间的平均像素密度值的差异
      • 另外,使用从心血管文献采用的方法对波纹度进行了分析,该方法使用Fiji软件的Neuron J插件
      • 端到端的纤维长度基于鼠标控制的绘图工具获取,其中包含单个焦平面的图像
      • 然后测量距被追踪纤维的每一端的直线距离,并将其表示为线性距离
      • 再此基础上定义波纹度%:波纹度%=(波纹度[SMG]-1)/(波纹度[Control]-1),其中,波纹度[] = 长度[曲线]/长度[线性]
      • 在分析的重复上,每个独立样品,每个交联至少拍摄10张图像进行分析。
      • 每张图像内进行10次纤维测量,并针对没中交联条件评估10个图像
      • 对于每个图像,首先将10个光纤测量值平均。
      • 然后将10张图像的值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
      • SHG测试的样图
    • 使用热变性(Tm)温度确认交联作用。
  • 结果:
    • 治疗性组织交联定位研究表明,交联变化发生在注射部位和相邻部位。
    • 二次谐波产生信号揭示了大的纤维状胶原 束状结构,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起伏。
    • 直方图显示400nM SMG中的信号增加超过40mM的6倍。
    • 这相当于400nM的δTM=13摄氏度,而40mM的δTm=4摄氏度
    • 波纹密度分析表明,由于SMG CXL,纤维直度增加
  • 结论:
    • 通过SMG巩膜组织交联改变了二次谐波产生信号强度和纤维束波纹度。
    • 这些变化提供了对由治疗性交联技术引起的大分子变化的见解,并且可以提供一种评估由巩膜交联疗法引起的结缔组织蛋白变化的方法
  • 文献来源

IL-33信号控制铁循环性巨噬细胞的发育

  • 脾脏的红髓巨噬细胞(RPM)有助于红细胞的动态平衡,是铁循环所必需的。
  • 血红素诱导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SPIC转录因子的表达,并促进其分化为RPM前体。
  • 但是区分成熟RPM的要求仍然未知。
  • 本文中,研究人员证明IL-33与红细胞相关,并与血红素共同作用,通过激活MyD88衔接蛋白和IL-33受体IL1RL1下游的ERK1/2激酶来促进成熟RPM的生成。
  • 缺乏IL-33和IL1RL1的小鼠显示出不良的铁循环并增加的脾脏的铁沉积
  • 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可及性研究表明,在前RPM的发展过程中,IL-33信号下游的GATA转录因子发挥了作用,该前RPM保留到了分化为RPM的全部潜力
  • 因此,IL-33指导了RPM的发育,作为对生理性红细胞损伤的反应,对铁的循环利用和铁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 文献来源:
    • PMID:32272082

2020年4月13日星期一

脂质-小滴形成驱动气道炎症中的致病性2型固有淋巴细胞

  • 先天性淋巴细胞ILC在屏障免疫的控制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 但是,ILC的慢性活化导致免疫介导的病理状态。
  • 本文中,研究人员展示了组织驻留的ILC2s慢性激活后表现出独特的代谢特征
  • 在过敏原引起的气道炎症中,ILC2s增加了对其外部脂质和葡萄糖的摄取
  • 外部获得的脂肪酸瞬时存储在脂质小滴中,并转化为磷脂以促进ILC2的增殖
  • 该代谢程序有IL-33印记,并受基因Pparg和Dgat1调控,这两个基因均受葡萄糖可利用性和mTOR信号转导的控制
  • 通过给小鼠提供生酮饮食来限制饮食中的葡萄糖,这会通过损伤脂肪酸代谢和脂质滴的形成而大大消除ILC2介导的气道炎症
  • 总之,这些结果表明,致病性iLC2反应需要脂质代谢,并提示生酮饮食可以确定为治疗气道炎症的有效干预策略
  • 文献来源
    • PMID:32268121

2020年4月12日星期日

年轻健康眼睛中视乳头周围脉络膜厚度和镶嵌程度(Degree of Tessellation)之间的关系

  • 目的:
    • 确定视乳头脉络膜厚度(ppCT)和正常眼睛的眼底棋盘状分布的程度和分布之间的关系
  • 方法:
    • 对118名年轻健康志愿者的右眼进行前瞻性、观察性、横断面研究。
    • 彩色眼底照片(CFP)中的镶嵌细分的主观度分为三类:同一部门中的非镶嵌细分(NT)、弱镶嵌细分(WT)、强镶嵌细分(ST)
    • 使用CFP的红绿蓝强度平均值计算为TFI = (R-G)/(R+G+B)的曲面细分眼底指数(TFI)指定曲面细分的客观程度
    • 分析三个细分组的ppCT和TFI差异
    • 确定TFI和ppCT之间的相关性
  • 结果:
    • 受试者平均年龄为25.8岁,平均眼轴长度为25.5mm
    • 主观分类的评分者间一致性很高,Fleiss Kappa为0.71
    • 在所有位置中,具有较高棋盘形化程度的眼睛中的ppCT显著变薄(P < 0.05)
    • 除鼻和上鼻膜外,所有部位的TFIs均与ppCTs显著负相关(r=-0.44-0.24, P< 0.05)
  • 结论:
    • 在年轻健康的眼睛中,视乳头周围镶嵌的程度与ppCT显著相关,并且个体和地域差异很大。
  • 文献来源
    • PMID: 32248408

2020年4月11日星期六

阻断升高的p38 MAPK可恢复老年人的红细胞增多和炎症消退

  • 年龄的增加会改变先天免疫介导的反应;但是人类这些变化的基础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 使用人类急性炎症的皮肤模型,我们发现,尽管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炎症发作相似,但是老年人的笑容阶段受到严重损害。
  • 这事由于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4(TIM-4)的减少引起的,TIM-4是在巨噬细胞上表达的磷脂酰受体,能够吞噬凋亡小体,及所谓的胞吞作用
  • 老年个体TIM-4减少是由于巨噬细胞p38 MAPK活性升高引起的。
  • 对老年个体口服活性p38抑制剂可挽救TIM-4表达,清楚凋亡小体并恢复巨噬细胞分辨表型
  • 因此,抑制老年人p38可以是他们的分辨力恢复,使其与年轻人更为相似
  • 这是在人类中鉴定出的首个已成功逆转的分辨缺陷,从而凸显了靶向分辨生物学治疗慢性炎症驱动疾病的易处理性
  • 文献来源
    • PMID:32251403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Semaphorin 3F信号可将中性粒细胞主动保留在炎症部位

  • 中性粒细胞炎症是很多疾病发病机制的核心,例如在慢阻肺中,对组织中性粒细胞的保留机制仍知之甚少。
  • 最新的证据提示,轴突指导因子可以调节髓系细胞的募集,中性粒细胞可以调节3类Semaphorin(SEMA3F)的表达,因此,在本文中研究人员探索了SEMA3F在发炎组织中炎性细胞滞留的作用。
  • 研究人员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在响应促炎介质和募集入发炎的肺后上调SEMA3F。
  • 在中性粒细胞炎症的斑马鱼尾巴损伤和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SEMA3F的过表达均会延缓炎症的消退,并使中性粒细胞的迁移速度降低、保留在组织中。
  • 相反,SEMA3F的组成性丧失,加速了中性粒细胞从鱼尾巴损伤部位的逸出,而小鼠SEMA3F的中性粒细胞特异性缺失导致中性粒细胞更快速地通过气道转运,并显著减少了中性粒细胞的溶解反应的时间
  • 丝状(F-)肌动蛋白的研究随后显示了SEMA3F介导的保留与F-激动蛋白的拆卸有关。
  • 总之,SEMA3F信号传导可主动调节受伤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保留,并影响中性粒细胞的清除和炎症消退。
  • 文献来源:
    • PMID: 32191647

2020年4月8日星期三

胃组织中细菌诱导的2型先天淋巴样细胞通过IgA提供免疫保护

  • 肠道菌群在局部和全身形成并指导免疫系统的发展,但是人们对胃中的共生微生物是否会影响免疫微环境知之甚少。
  • 在本文中,研究人员报道了ILC2s是胃里主要的ILC亚型,并表明它们的稳态和效应子功能受到局部共生环境的调节。
  • 微生物在胃组织中引起IL-17和IL-33的产生,进而触发了ILC2的繁殖和激活。
  •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循序诱导胃ILC2
  • ILC2衍生的IL-5导致了IgA的产生,后者可以在无特定病原体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鼠中覆盖胃细菌。
  • 据此,研究人员认为共生微生物调节了ILC2依赖的IgA反应,该反应通过消除被IgA包被的细菌实现为胃的保护,这些细菌包括病原性的幽门螺杆菌
  • 文献来源
    • PMID: 32240600

2020年4月7日星期二

IL-12家族的免疫生物学:发现的空间(二)

背景
  • 细胞因子是一系列稳态和炎症过程的关键调节剂。
  •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些因子可以直接影响非造血细胞、介导对微生物攻击的抵抗力并增强耐受机制的淋巴细胞和辅助细胞群体。
  • 基于细胞因子的结构生物学和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他们被分为不同的组
    • 例如,IL-1和TNF超家族主要利用NF-κB信号,而I类学细胞生成素家族成员则利用JAK-STAT转录
    • 本组细胞因子包括IFN,它们的受体复合物中含有共同的γ链,除了IFN之外,还包括IL-6、IL-12、IL23和IL-27,这些因子是本文综述的重点。
    • IL-6和IL-12家族已经被发现了50多年了,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的研究人员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证明了这些细胞因子的重要性
  • 现有的研究表明,使用鼠模型获得的发现可以转化为新疗法,并说明了基础研究对改善人类健康的效用
  • IL-6家族包括经典的成员IL-6、IL-11、IL-27、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 Factor, LI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oor,CNTF)、心肌营养因子样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样因子-1(CLC/CLF)、心肌营养蛋白、神经生成素和抑制素M
  • 这些细胞因子的受体包含独特的链,这个链可以提供特异性,除了这个链之外还有共同的gp130链,后者介导通过JAK-STAT途径的信号传递
  • IL-31、IL-12和IL-23在结构上与此家族相关,并利用gp130的同系物作为其受体复合物的一部分,这种gp130的同系物也能通过JAK-STAT途径传递信号。
  • 在大多数情况下,单链的分泌型细胞因子与细胞表面的同型或异型二聚体结合以启动信号转导。
  • 这个过程提供了一个原理,这个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众所周知的异源二聚体IL-12、IL23和IL-27的进化
  • 尽管本综述的重点是IL-6、IL-12、IL-23和IL-27,但是上述的这些原则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关IL-35和IL-39家族异源二聚体的观点

快速核NETs形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反应的新机制

  • NET是覆盖有抗菌分子的DNA的网,构成了新的固有免疫防御的杀伤机制。
  • 已有文献报道,NETs需要长达3-4小时的时间才能通过依赖于氧化剂的事件形成,该事件需要中性粒细胞的溶解性死亡。
  •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中性粒细胞通过新的NETs形成过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独特的反应,该过程不需要是中性粒细胞溶解甚至不需要破坏质膜。
  •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多叶核迅速变圆并凝聚。
    • 研究人员观察到内、外核膜的分离以及囊泡的出芽,分离的膜和囊泡中充满了核DNA。
    • 囊泡完整地挤出到细胞外空间,在那里他们破裂,染色质被释放。
    • 这整个过程是通过独特的、非常快速的(5-60min)、与氧化剂无关的机制发生的。
    • 线粒体DNA很少参与构建的这些NETs。
  • 他们确实具有有限的蛋白水解活性,并且能够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
  • 随着时间延后,和被膜破裂,DNA可能会充满细胞质,以便以后产生溶解的NETs,但这与早期的囊泡释放机制不同。
  • 在具有NETs诱导活性的上清液中鉴定出Panton-Valentine白细胞抑制素、自溶素和脂肪酶,其中诱导NETs的主要诱导剂是Panton-Valentine白细胞抑制素
  • 本文描述了一种新的NET发生机制,该机制非常迅速,有助于捕获和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
  • 文献来源:
    • PMID: 21098229
    • DOI: 10.4049/jimmunol.100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