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星期日

探索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在碱烧伤小鼠模型中使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综合方法。

  • 作者:Yiyong Qian,上海十院眼科
  • 目的:
    • 角膜新生血管损害角膜透明度和视力。
    • 该研究旨在加深对碱烧伤诱导新生血管相关分子的理解,促进更好地掌握新生血管机制,并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
  • 方法:
    • 模型:小鼠,碱烧伤。
    • 烧伤后3、7、14天进行角膜炎观察和组织学检查
    • 对正常角膜进行基于RNA测序的转录学和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综合分析。
    •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包括GO、KEGG分析,识别差异表达基因DEG和关键信号通路,使用qRT-PCR和WB验证四个潜在的新生血管相关基因。
  • 结果:
    • 在第七天观察到显著的新生血管
    • 41个基因在新生血管化的角膜中存在差异表达,其中15个基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表达上调,26个基因表达下调。
    •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DFG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视黄醇和视黄酸代谢、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和肌动蛋白丝组装,以及细胞色素P450、酪氨酸和苯丙氨酸代谢等重要的富集途径。
    • 拎包细胞胞质蛋白1和富含办光氨酸和甘氨酸的蛋白2基因上调,转谷氨酰胺酶2和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下调。
  • 结论:
    • 碱烧伤7天后小鼠角膜中基因表达差异,发现41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 这些基因在CNV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但探索血管生成相关分析为CNV治疗或预提供了潜力。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