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星期四

病理性近视患者脉络膜血管变化及其与视力的相关性

Yilei Shao,温州医科大学

目的:光感受器损伤在病理性近视的视力损伤中发挥了作用。由于光感受器的营养和氧气需求主要有脉络膜血管支持,本研究旨在研究脉络膜血管系统的变化及其与病例近视的相关性

方法:该队列由80名参与者的136只眼组成,其中42只正视/低度近视眼来自21名志愿者,48只单纯性高度近视眼来自26名参与者,46只病理性近视眼来自33名志愿者。扫描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wept-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采用12mm放射线扫描规程(protocol)对眼睛进行成像。分析了中央凹为中心的6mm直径黄斑区的参数。基于修改的参差U-Net机构的自定义深度学习算法用于分割脉络膜边界。然后,确定两个边界的距离,并在OCT图像二值化后基于Niblakc的自动局部阈值算法划分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 CT)、管腔面积(Luminal area, LA)和基质面积(Stromal area,SA)。最后,将LA与总脉络膜面积的比值定义为脉络膜血管指数(choroidal vascularity index,CVI)。比较三组患者的脉络膜参数,分析脉络膜参数与年龄、性别、眼轴、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

结果:病理性近视CVI、CT、LA和SA值低于正视/低度近视和单纯性高度近视(P < 0.05)。单纯性高度近视的CT、LA和SA值低于正视/低度近视组(P < 0.05),而正视/低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的CVI未见显著差异(P > 0.05)。随着眼轴的增加,CVI呈非线性,并且存在临界AL屈曲点(Flexion Point),月27.26mm;然而,CT、LA和SA呈负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只有较年轻的志愿者(40岁或以下)表现出明显的AL屈曲点。简单和多元回归模型显示CVI和BCVA相关(P < 0.05)。

结论:脉络膜血管改变,尤其是CVI降低,发生在病理性近视患者中。CVI随着轴向伸长超过屈曲点而降低,并与视力障碍相关,表明CVI可能是检测病理性近视进展的可靠成像生物标志物。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