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候做创业设计那阵子少年轻狂,开口闭口谈论需求,讨论产品,议论资本。后来发现所有的成功、所有的伟大都是被逼出来,无论今天看起来风光无限的Microsoft,还是土鳖腾讯都想过卖掉不干了,无奈卖不掉终于折磨除了今天。
大约是06年吧,杨致远在杭州表达了对和谐创业(工作生活不要失衡)的支持,当时想这个主意不错。后来马云他们搞了个《输在中国》,我坚持他们误导了一大批未成年人,不知道在股价从50跌到9快的时候马老师还有没有马云出没,熊注意的气势。前一阵子,思践又正好讨论这种100%会失败的创业尝试的意义。少年天才张向宁搞了个傻目录,挨踢达人炳叔研究结论《创业不如老老实实打工》。
就短期环境而言,同意亿凯资本的王冉的判断资本的冬天到来了,初创不算好时机,无论怎样的投资人都不可避免压缩项目,估计沈南鹏找李静就是这个意思。老白有个判断, 尤其是在中国所有像样的企业,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成长很好的,方正后面有北大,联想后面有计算所,随后还有清华系等等。即便是别的行业,奇瑞,海尔 莫不如此。当然,前有盛大,中有百度,后有巨人貌似都没有背景,问题是他们今天都在拼命的找背景,他们的成长恰恰实在夹缝里,没人管的野孩子,但是随后, 开始管理,日子也就不好过了,例如这两天的淘宝。
新东方徐小平和老白的观点基本一致,所有人的智商都是成正态分布的,天才和傻子都很少,甚至能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的人都在这条正态分布曲线上的一段。加上《输在中国》误导下巨大躁动的中国,我以为这件事情需慎之又慎。
我最近在想的是:什么是创业?业精于勤,慌于戏。业指什么?我想应当是我们所做、所信仰的事情。就是这样十年二十年的努力,成就是就是事业,不一定非要是公司――以上市为目标的公司。因为,通常的情况是产品不是产品,需求才是产品。解决模式是,发现一个问题,争取用一个算法解决问题,一个算法不能解决,尝试一组,一组不能,尝试人,一个人不能,尝试一组人,这时才有公司。这些和财富没有关系,因为财富只是副产品,你的价值决定于你带给别人的价值,当你带给别人价值你自然有价值。
所以,我的创业观是:我 信仰健康行业(包括医疗、医药、传统保健品及保健器具、健康管理、健康传媒),尽我所能阅读,思考,结识更多的人,帮助尽可能多的人,因为我相信江湖地位 是自己混出来的。在这里成就事业。目前,我关注的话题是医疗改革,健康管理,新传媒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医疗行为中信息对称与流动(发个广告,欢迎交流,我的博客或email给我hesiyv(at)gmail.com)。
另外,去年炒得最热的"不抛弃不放弃"我觉得不如后来元朗找许三多时的评语不急躁,不焦灼。可能弄了十年企业没成,但我想很少见做了十年事业还不成功的(还有人是熬了十年),我想坚持的关键是戒急用忍。
戒急用忍,与楼主共勉!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谢文,纵然一起仍在艰难起步,可中国互联网这个江湖里必有他的位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