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

字谜

金:51:银:21 铜:28
51+21+28=100

512128+100=512228

5月12日,2:28

2008年8月21日星期四

北京八旬老太申请抗议反遭劳教惩罚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570000/newsid_7573200/7573239.stm

北京当局为奥运专门设立了示威区,但是,两位年近80的北京老太太却因为长期上访、申请抗议遭到惩罚。

这两位老太太吴殿元和王秀英先后五次向当局申请到新设的"集会游行示威场所" 游行示威。

但是,她们的申请没有到当局批准或拒绝的答复,后来,两人同时遭到被判劳教一年的处罚。

79岁的吴殿元和77岁的王秀英原来的住房于2001年被强制拆除。之后,两人就一直不断上访。

扣留盘问

吴殿元的儿子李学惠接受BBC中文部采访时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他表示,两位老太太从8月5日至8月18日期间,先后5次向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申请到新设的"集会游行示威场所" 进行游行示威。

但是这些申请无一得到当局批准或拒绝的答复。两人于8月5日申请游行当天还被公安局扣留盘问10个小时。

李学惠说,8月17日中午,吴殿元和王秀英同时收到北京市政府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7月30日签署的的"劳动教养决定书"。

他说,两位老太太8月18日再度前往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时,执勤的公安人员告诉她们, 因为两人已经在8月17日收到劳动教养决定书,所以她们现在没有权利申请游行示威。

李学惠表示,他们准备通过司法渠道提出行政诉讼,状告北京市政府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权执行主任谭竞嫦表示:"积极上访的吴殿元和王秀英在申请游行示威后遭到当局处罚,显示了政府所宣称的在奥运会期间专设'集会游行示威场所'供民众申请游行,不过是在作秀"。

她指出,尽管民众提出许多申请,但当局除了报复的行动外,未有批准任何申请的报道。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畸形增长,因征地、拆迁、国企改制、军人转业导致的上访人次剧增。

2008年8月16日星期六

2008年8月13日星期三

缶定开幕式

原文:《熊博网

《史记》有载,秦赵渑池会晤,上大夫蔺相如血溅五步,逼秦王为一击缶,左右皆靡。赵御史乃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朝既殁,禽巢崛起。熙来攘往,列国聚于其间。世人窃闻艺谋善为秦声,乃奉盆缶艺谋。艺谋怿之,欣然而为。天朝御史乃大书记略:"西元廿�八年八月初八,艺谋为诸王击缶。"

未几,天朝群臣谓之西夷罗格:"请以天朝之圣京为奥运寿,以相娱乐。"遂盛设币以待列国,天下嘻之。

就在张艺谋被载入二十六史的那天傍晚,人们早早的吃过饭,青砖垫道,黄土铺街,洒扫庭堂,拜祭四方,沐浴更衣,焚裱祷告。了却尘俗事,静待开幕式。折腾一六够,发现又饿了。好在还有开幕式这道大餐。

开幕式还没开幕就把人震住了,胡主席与江主席双星辉耀,顾盼天下,宛如酷睿双核,热力四射,接受四方朝贺。倏忽间,人们一下子看到了两个王朝的背影。

曾有记者目击了彩排,说风格很张艺谋。果不其然,开始的演出很梦幻,观众们集体梦回大秦。张导是陕西人,眼里没有万里江山只有八百里秦川,拍什么都像《古今大战秦俑情》和《英雄》,2008个演员吟诵论语的时候我很怕他们突然喊出"大风!大风!"。

强烈到目不暇给的视觉特效虽然富有冲击力,时间长了也会审美疲劳,毕竟谁也不能连着高潮他一钟头。在美轮美奂的前20分钟后,神经开始发木。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我对击缶之后的印象随时间迅速消退,只记得还有太极拳,那也是因为我喜欢武术而已,何况那些太极拳还不如某一年的春节晚会舞得漂亮,眼中净是白衣人满场飞奔。拳打卧牛之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太极功夫成了狗日的燕子三抄水。

开幕式文艺表演的两大看点当然是主题歌和点火炬,如果弄不利落,这两大看点就是两大败笔。主题 歌《你和我》的主题是世界一家,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包含第三人称,看来友谊只限于当面说,莫非这在暗指中国人当人一面背地一面的两面派精神?歌词还是次要 的,旋律更够呛。但凡歌曲或者旋律优美或者琅琅上口,你总得占一头儿,听完一遍能给人留点念想儿那才算得上成功,比如《手拉手》。其实我更喜欢亚特兰大的 主题曲,旋律激昂励志,配上女歌手寥廓的嗓音,听后如服了沸汤般热血奔涌。里面没有人类一家、世界大同之类的幼稚论调,谁要跟你一家子了?谁稀罕跟你一家 子?要知道当初顾拜旦筹办奥运会可没有这么不知道好歹,来一次和平的战争才是现代奥运会的真正目的。所以亚特兰大主题曲的核心就是胜利,鼓励人们勇于竞 争、敢于胜利,连歌名都叫 "Reach",赤裸裸的昭示了竞技运动的野心:就是要比你丫更高更快更强更牛逼。美国人总是这样简单直白不装逼。

歌手之一是刘欢老师,也就是刘易斯的爸爸。我一直觉得刘老师很适合演出,因为他总是穿着平凡的大黑短袖衫,极其省衣服,可以平衡一下开幕式居高不下的开支。而且符合《你和我》的歌词:心连心,留一丝。

总算到了圣火点亮的神圣时刻!之前大家猜了半天,觉得鸟巢让鸟来点燃才顺其自然,到头来才知道 点火的不是鸟而是鸟人。只见单手叉腰的李宁老师腆着肚子,前挺后撅的上了天。据说这有两个说法:"嫦娥奔月"和"夸父追日",但两个典故的本意和点火的初 衷都相去甚远。如果不考虑音律的话,我觉得它们倒是一副不错的对联。而且这两句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因为夸父追日,所以嫦娥奔月。

这个创意让我比较无语,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只是很好奇李宁老师当时的表情,不知他会不会感到些许窘迫。由于在天上还要遛一圈,时间不能算短,令人企盼李老师头晕目眩潮热汗出恐高心悸地撒手人寰把火炬失手掉下,然后张艺谋导演在旁边大手一挥:"卡!再来一遍!"

理论上来说,点火仪式就是让火炬手与火炬发生关系,产生连接,关键就在于如何连接以及用什么媒 介。最开始的奥运会都是直接点的,没有媒介,跟抽烟对火似的。后来有人出了妖蛾子,大家觉得挺好玩就流传开了。巴塞罗那的媒介是弓箭,北京的媒介是钢缆, 导演们装孙子的叫法是"吊威亚"。再考虑到人的因素,悉尼的点火是人不动,火炬升天;北京是火炬不动,人升天。都是人与火炬的相对运动,总觉得悉尼的处理 技高一筹。但最好玩却最简单最省钱的还是巴塞罗那的破天一箭,因为它符合人类与生俱来的射点儿什么的天性,比如大部分人类都喜欢打弹弓、射击、射门和投 篮,所以足球篮球和CS才能成为不分种族、不分性别、老少咸宜的世界性运动。这也是为什么同为撒尿运动,男子项目却比女子项目充满乐趣的根本原因。

纵观历届奥运开幕式的点火仪式,都喜欢搞一些充满哲理的融合活动,北京这次是"天人合一",悉 尼则是"水火交融",不光点火在水里,火炬传递也曾在水下完成。雅典是"古往今来",或者叫"古今大战众神情"。继续往上追溯,亚特兰大的核心理念则是" 扣扣缩缩",这不只体现在美国人花小钱办大事的精明上,更体现在火炬手阿里的哆了哆嗦。

张艺谋是个冰雪聪明的人,从他发现《活着》不收待见之后立刻转为商业片导演就能看出。相比之 下,张元则是个不识抬举的反面典型。这回张艺谋再次向全世界展露了他的机诈狡猾:他加入了数不清的孩子元素。从《歌唱祖国》的小美女到涂鸦作画的小画家, 从狼狼身边犯愣的高干女孩,再到全球征集的2008个儿童笑颜,张导演绑架了全世界所有天真无邪的孩子作为自己的人质。他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你们对我的开幕式再不满意,看孩子的面子也该给我留面子吧。即便批评者们再禽兽,你们忍心向花朵一样的孩子下嘴吗!这真是一次跨国的高智商犯罪,国际刑警组织和FBI应该早日对绑匪张导演下国际通缉令。

批评者们果然投鼠忌器,毕竟谁不喜欢如花似玉的小可爱啊,娇嫩欲滴的小嘴儿轻启朱唇,唱出那婉 转莺啼的天籁之音,勾起了每个人心中潜藏的箩丽控情结。人的兽性是守恒的,大家对小女孩兽性大发的同时也就收起了对张导演的兽性。不过总是有一些兽欲特别 旺盛的混账家伙,敏锐地发现《歌唱祖国》其实是《假唱祖国》,所以陈美女的声音是假的;郎朗与愣磕磕的女孩其实是师徒关系,女孩的背景深不可测,名字都是 假的。更有甚者连开幕式唯一的亮点焰火表演都是假的,今天甚至听说主题歌也是抄的……(大家今后还会继续关注其他造假事件,欢迎补充)。卧槽泥马张艺谋你 敢给我们看点真的不?

如果我们一贯坚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还是可以发现开幕式的一些优点,比如所有人众口一词赞美的焰火仪式,尤其是那29个贯穿北京城中轴线的大脚丫子。虽然它是假的,是电脑合成的,但至少这个创意是绝佳的,不会妨碍我对它的欣赏。为什么好呢?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呈现左右对称格局的并不多,专门营造一个瑰丽壮美的中轴线建筑群更是凤毛麟角,但美丽的北京城就是这样,这在全世界29个主办城市中可算是独树一帜,让人不禁暗谢元明清的封建统治者。焰火的设计者们聪明的认识到这一点,刻意强化突出了这个独有的特点,使得北京的开幕式成为后世难以效仿的经典一幕。

绝大部分人看了开幕式都陷入了深深的感动以及没来由的民族自豪感,外国友人亦给我们留足面子满 足我们的虚荣,这一切都证明开幕式里的那个"和"字不仅是麻将和牌了,还是个大四喜,全世界东西南北风俱全,四方皆喜。一和就是个八十八番的天和。任何人 尤其是中国人批评开幕式都是大逆不道偷坟掘墓,但是,可以不喜欢开幕式吗?我喜欢北京城,喜欢看奥运,就是不喜欢开幕式。求求你们他妈的允许我讨厌开幕式 吧!

我一直觉得开幕式里最美的一幕不是它的歌舞升平富丽堂皇,而是关闭所有光源后漆黑一片的瞬间。彼时,鸟巢体育场深邃如宇宙,静谧如鸿蒙初开,大地苍穹浑然一体,寂寥之感美不胜收。间或有观众闪光灯次第点亮,如星辉闪耀,忽隐忽现。放眼望去,圆形的鸟巢形似银河,灿若星汉。9万观众营造的氛围超过了表演本身。毛主席说得好(虽然不是这么做的),创造历史的只能是人民群众。伟人们创造不了历史,张艺谋也创造不了。

2008年8月6日星期三

Google音乐搜素上线

据Google黑板报报道Google音乐搜素上线,据说是正版音乐
试用,在线播放基本上流畅。事实上,我已经很少下音乐到mp3来听了,最近听音乐用的较多的是last.fm、yobo、还有豆瓣上的那个试听,现在的音乐来源是巨鲸音乐,希望以后能够提供更多选择。而且这里只有中文音乐,不知道google。com会不会推出这种服务。

2008年8月5日星期二

药究竟养活了哪个医

濒临亏损的23家上海医院似乎极好的证明了以药养医这件事情并不存在,因为他们亏算的原因是药品加成下调 。可见,他们之前的药品加成不仅是合适的而且是合理的,只要稍一下调他们就亏损了。
不得不承认社会上对于以药养医 存在误解,倘若所谓的以药养医真的是养了医院,那也反倒没有这么的不堪了。因为医院极有可能在改善医务人员待遇之余改善医疗条件!
事实上,以药养医所养的并非各种医疗机构,而是和药品上市流通的各种相关环节。在搜狐新闻下头有网友留言说敢让查这些几乎亏损的医院的账么?我想他们敢, 因为以药养医不是这种光明正大然后需要做假帐的勾当。问题是那些医院的院长们,药房的主任们,医生们的收入可以查么?医药公司敢说集中招投标的过程中没有 增加药物的流通成本?医院药房的采购人员没有增加药物上市的成本?还是,拥有处方权的医生们没有增加药物的使用成本?恐怕,那些医保用药在高价进入市场的 过程中所谓的医保公司也功不可没吧!所谓的以药养医不过是药价中的营销公关成本通过各种见不得光的渠道来到了一级一级的医蠹手中吧。你们总该还记得郑筱萸 吧。
但是,如同我上一篇文章所说 ,这些见光死的丑行因该是只局限于某些机构,这些机构的共同特征就是垄断性。而那些没有垄断权限的医疗机构则根本没有这种可能性,他们只能想法设法控制成本,以获取更大的毛利率方式才能勉强生存。他们也没有必要宣称什么亏损边缘,因为他们有个迫切的需要有待解决。
所以,药养的就是那些处于垄断位置的医疗以及医疗周边垄断机构的人员,这个和医疗机构没有关系。如果你想要证据,请去你所在的城市调查某些人的消费水平,调查其所在机构的盈利水平。
最后再说下题外话,亏损这事,十年前亏损的国有企业多了,亏损了就破产呗。究其本质,所有的亏损不过就是挣得没有花得多。这两年亏损的也不少,国际原油价 格上涨,有人喊亏损;煤价上涨,有人喊亏损;银根紧缩,有人喊亏损,究竟是成本提高亏损了,还是浪费的太多亏损了,大家都心里有数。写到这里想起大学毕业 实习时的那个“接班家属”组成的医院食堂。

2008年8月3日星期日

待遇

周其仁教授关于公务员待遇的观点同样适用于其他一些公益行业,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就是公益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不透明。
医疗行业去年共有四十万医务人员离开这个行业,我以为是这个观点的很好注解。
一般意义上,我们看到的是被媒体妖魔化了的医务人员,回扣、红包、假病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于是他们成了普遍受人尊重的一群,但事实肯定不是这样的,否则为什么有四十万人离开?
医生们的物质待遇在不同的机构一定是不同。大医院的医生们基于医保定点形成的垄断利益最高,这些机构因为垄断打压了患者的选择权,可以肆意胡为,并滋生出 红包、回扣等商业腐败行为。另外需要补充一点,农村的新农合因为借鉴了这个模式,在对新农合投入进一步加大的过程中,以上种种丑行必将在农村诊所出现。另 外一方面的情形是那些完全基于市场行为的医疗机构,包括各种的药店,私营医院,诊所因为他们的患者拥有广泛的选择权,在市场的考验压力之下,必须尽可能的 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产品,更不可能有各种所谓的灰色收入。不过即便如此,这个医生们的物质收入也不算差,占到全社会中等水平问题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 机构中存在各种不负责任的宣传、诱导,我以为这固然有监管部门不作为,但更重要的是信息不对称,这一点随着健康管理、健康传媒的发展会得到解决。
既然在物质上没啥问题,那就研究他们的精神收入吧,就像小姐这个词从尊称变成鸡的专称一样,在从前中国医生们的形象至少是德高望重的乡绅,现在早已面目全 非了吧。这个在全中国是无人不知了,要是再不明白,你看看各种媒体在各种时期的报道就清楚了。医疗行业本身就是有风险,所以在这个行业引发各种问题也是正 常的,但是当所有人生活在妖魔化的压力之下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变得很麻烦了。
所以,医生们的待遇大家自己看吧,反正有四十万离开了。

2008年8月2日星期六

也说说创业这事

大学时候做创业设计那阵子少年轻狂,开口闭口谈论需求,讨论产品,议论资本。后来发现所有的成功、所有的伟大都是被逼出来,无论今天看起来风光无限的Microsoft,还是土鳖腾讯都想过卖掉不干了,无奈卖不掉终于折磨除了今天。

大约是06年吧,杨致远在杭州表达了对和谐创业(工作生活不要失衡)的支持,当时想这个主意不错。后来马云他们搞了个《输在中国》,我坚持他们误导了一大批未成年人,不知道在股价从50跌到9快的时候马老师还有没有马云出没,熊注意的气势。前一阵子,思践又正好讨论这种100%失败的创业尝试的意义。少年天才张向宁搞了个傻目录,挨踢达人炳叔研究结论《创业不如老老实实打工》。

就短期环境而言,同意亿凯资本的王冉的判断资本的冬天到来了,初创不算好时机,无论怎样的投资人都不可避免压缩项目,估计沈南鹏找李静就是这个意思。老白有个判断, 尤其是在中国所有像样的企业,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成长很好的,方正后面有北大,联想后面有计算所,随后还有清华系等等。即便是别的行业,奇瑞,海尔 莫不如此。当然,前有盛大,中有百度,后有巨人貌似都没有背景,问题是他们今天都在拼命的找背景,他们的成长恰恰实在夹缝里,没人管的野孩子,但是随后, 开始管理,日子也就不好过了,例如这两天的淘宝。

新东方徐小平和老白的观点基本一致,所有人的智商都是成正态分布的,天才和傻子都很少,甚至能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的人都在这条正态分布曲线上的一段。加上《输在中国》误导下巨大躁动的中国,我以为这件事情需慎之又慎。

我最近在想的是:什么是创业?业精于勤,慌于戏。业指什么?我想应当是我们所做、所信仰的事情。就是这样十年二十年的努力,成就是就是事业,不一定非要是公司――以上市为目标的公司。因为,通常的情况是产品不是产品,需求才是产品。解决模式是,发现一个问题,争取用一个算法解决问题,一个算法不能解决,尝试一组,一组不能,尝试人,一个人不能,尝试一组人,这时才有公司。这些和财富没有关系,因为财富只是副产品,你的价值决定于你带给别人的价值,当你带给别人价值你自然有价值。

所以,我的创业观是:我 信仰健康行业(包括医疗、医药、传统保健品及保健器具、健康管理、健康传媒),尽我所能阅读,思考,结识更多的人,帮助尽可能多的人,因为我相信江湖地位 是自己混出来的。在这里成就事业。目前,我关注的话题是医疗改革,健康管理,新传媒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医疗行为中信息对称与流动(发个广告,欢迎交流,我的博客email给我hesiyv(at)gmail.com)。

另外,去年炒得最热的"不抛弃不放弃"我觉得不如后来元朗找许三多时的评语不急躁,不焦灼。可能弄了十年企业没成,但我想很少见做了十年事业还不成功的(还有人是熬了十年),我想坚持的关键是戒急用忍。

戒急用忍,与楼主共勉!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谢文,纵然一起仍在艰难起步,可中国互联网这个江湖里必有他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