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6日星期三

这事很复杂?

这个真的很没有意思,好不复杂的事情,会弄成这样。

主旨: MSN聚酷外包公司披露抄袭详情:涉及数百行代码_MSN_cnBeta.COM查看 Google 边栏评注

2009年12月14日星期一

每日阅读12-13

美元疲弱对中国造成四种国家风险:每次看到这种评论都会想,早干嘛去了?

我最艰难的时刻:感觉很八卦,如果都是真的那就很好玩。

张五常谈中国的经济制度:中国现在这个情况,不能靠福利经济养人,最低工资帮不了他们,反而会害了他们。穷人要想办法增加自力更生的机会,这是唯一的办法,没有别的办法。

百姓挣得少只因政府拿得多:这个我喜欢,为什么中国人勤劳但不富有?

中国建议将人口问题写进哥本哈根成果文件:还真够不要脸,弄得跟他们搞出来成果了一样。

烈士的代价:后来有点不大靠谱了,其实没有所谓的烈士吧,或者大家都是烈士。一群富翁和一群穷光蛋(当然还有"拆呐"这样天天拆旧房盖新房刺激着快变成富翁的穷光蛋)凑到一起讨论节食的问题,还真够纠结的。

国内域名注册服务停止对个人开放:这算不算是必自毙的前兆?

一块纱布与九台手术:不是大师就可以犯这种错误?把这些错误归结到道德、态度上才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在现行体制下这种错误天天都在发生,就像贵国每天都是强拆民房,城管每天都是敲诈勒索一样平常。

中国经济巨变 国企强势全球最大:贵国政府收入中苛捐杂税、卖地、央企哪个最多?BTW,我一直觉得所谓"自然垄断"是个伪命题。

歌与巨鲸网合作已经基本停滞 美国总部作梗:股沟就不能咬咬牙狠狠心不要那个谷歌了,彻底退出去算了。

针灸减肥市场很混乱 市民称花钱受罪效果难达到:事实上,所谓的中医迷们迷的并不是中医,而就是这种神神叨叨的玩意,上当?该!

2009年12月11日星期五

每日阅读09-12-11

上书建议人大撤销或修改北大5学者指《拆迁条例》违宪:如果通过唐福珍成为中国第二个孙志刚。可惜的是我们还需要多少孙志刚呢?在我看来更大的可能是根本就通不过。因为收容制度很少触及什么人的经济利益,顶多也就是市容市貌的那点屁事罢了。那些事有领导下凡检查工作了收拾收拾就行了。可是拆迁条例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拆迁本身就能赚钱。还有一个问题住房需求是刚性需求,可是这个刚性需求怎么来的?等你们不需求房子了,共产党就把你们房子给拆了,看你们需求不需求。所谓"内需"的主要动力就是拆房子吗。要不然贵国怎么叫"拆呐(china)"呢?

广州通过《草案》 对伤患"见死不救"罚2:说白了这还是我们需要怎样的医疗保障制度。在现在的保障制度下,所谓的全民医保到最后还会是个伪"全民",医保弄错了保障对象,当然不能提供可靠的保障了。

患者死亡了,家属该不该给医疗费?:给你们一个建议,把你们身边的那些流氓、人渣揪出来,谁拿了不该拿的红包、回扣。这个是市场交易的基础,否则就只能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进行这种博弈。上次已同学说,反正这行当人多着呢,也不一定我扛。对呀,那患者只好群体不理性的对待你们,就别哭哭啼啼的喊冤了,喊给谁听呢?还有一件事情就是都哪些人可以不用交押金就能进医院的呢?�。

医生:停止恶炒医大"玩尸女"!:这篇文章是假的,为啥俺班同学都那么野蛮呢?

福布斯在税负指数"统计"上应该脸红:毫无疑问,贵国税负世界第一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不过这没啥可脸红的。贵国不仅用7%的土地养活了多少人民,更牛逼的是,贵国还养活了更庞大、效率更地下的官僚集团,最牛逼的是,即便如此,贵国的傻逼们还每天跟着这些鸡巴玩意舔屁眼。

广州允许公民游行,是形象加分:等过了中秋就弄死你。

over

2009年11月12日星期四

每日阅读2009-11-12

中共中央总书记祝渊陵同志指示在我国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生产成本核算:这个只能说太强大了,这娃很有娱乐精神。

荆棘小道上的孤独行者:个人非常同意的一点是知识分子目前是缺位的——所谓的知识分子要么是政客要么是商人。

网络删帖乱象亟待监管:手段和结果那个更重要,要我说是手段,结果是短暂的,手段是永恒的。我承认有些东西是应该被删除的,例如那些虚假的、恶意中伤的。于是国家用非正常手段强行删除了这些东西。这个结果非常短暂,但是这种非正常手段却被延续,学习。各级政府、机关纷纷使用,接着才是各种商业机构。

盛大湖南广电联手进军影业 龙丹妮任新公司总裁:盛大终于迈出这一步了,不过盛大关键一步倒不是什么电视、电影,起点中文更适合做动漫。

北京持卡就医定点医院再增12家 门诊起付线不变:实在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好消息。现在流通系统中的问题将会开始向这12家蔓延。

"新达克宁"冒充药品被曝光 正规药店未见假冒药 :对呀,正规药店没有卖,保健品店在卖,文中提到的四种保健品都是保健品批号。这有什么问题么?保健品店有说人家再卖药么?这批号是谁给的?

徐宝宝事件:玩游戏的医生被吊销执业证 开除:这记耳光打的漂亮、响亮、干脆、利索。请阴谋论者闭嘴,没有人给谁泼脏水。医院早点拿出来这样的态度事情绝不会到今天这种程度;早点披露必要信息绝不会弄到公众仇视医院。

中药研究所未证实药效 亚宝药业傍达菲遭质疑:亚宝药业和中药研究所分赃不均,打起来了。

外资曲线入局中国疫苗市场 国产提价呼声渐起:既然无力阻止狼的到来,请放开让羊群自由奔跑,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2009年11月11日星期三

医疗纠纷类群体性事件

刚才和几个90后的小朋友在操场上玩雪,说这要是停电就带劲了,五万人出来玩就Hight了。然后顺便延伸一下,要是几万人在操场上校园里疯会不会发生某种群体性事件。

于是想起来近年来的所谓群体性时间――瓮***安、石***首,当然还有著名的"欺・吾――捂麓木器"以及之后的扎******针。这些事的初见、激化、到高潮并不是聚了一帮人就形成的,而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息优势的一方所采取的不适的处理方法。一开始封锁消息、发布虚假消息、打压等等,促成的信息劣势的一方采取不信任、不合作的破坏性行为,并最终酿成悲剧结果。

之所以提起这些是想起最近两件事情,一个是北大教授之死,还有一个是南京儿童之死。在互联网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围观、叱责、谩骂,我觉得这也可以算是一种群体性事件吧。虽然并不发生在某个现实地方,并没有烧掉某个急诊楼,并没有打砸什么现实的东西,但目前的状况已经具备了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的所有特征。

我想说的是,这两件医疗领域的"虚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也是现实的这类事件成因一致――信息强势一方的无知、无礼、无能。观察近些年类似事件,每次发生之后医疗工作者每每一脸委屈宛若受了婆婆虐待的小媳妇,抱怨的泪眼婆娑我见犹怜。问题是事情真的这么不可逆转是有人虐待了医生们么?事情发生之初从来没有见到医院的行动――我没有否认医院的行动,只是人们看不到,即信息不能有效披露――这种轻视反应这医院管理者的无知与短视,或者在它们看来着根本就不算事,危机意识淡薄。无动于衷还算好的,更有甚者居然是一脸傲慢,置之不理。这两点在两次事件上都表露无遗,无论是北京还是南京,到医院发表生命,提出抗议都已经是事发后好几天了,早已错过了危机公关的最好时机。但此时事情还远没到不可逆转的时候,结果医院领导们更加昏招连连。跟某些官员的处理方法一样,采取了发布错误、虚假信息,或者是隐瞒某些信息。例如北大,用了一个所谓的"个人行为";南京的事情更是至今不能查看事发时的录像,这个实在是昏的不能再昏的招了。个人猜测就算过几天公布这个录像,公众也会觉得是删改修正过的。实在是无能到不行。

借用江湖上话说没吃过祝你还没见过猪跑。不用读什么公关专业书籍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危机关头公关的关键是真诚,至少看上去应该真诚,打打悲情牌也就过关了。结果,一个个都是强势到不行,无论是北京还是南京的所谓声明、解释都是人家想不反感都不行。那不弄你弄谁啊!!!说到这里想起来,去年重庆出租车罢工,薄熙来老师那个危机公关做的。建议会和这种危机的打交道的人都去看看。


2011年四川部分公立医院转制民营 多元办医格局

http://health.sohu.com/20091111/n268114049.shtml

重要的实在医疗利益的产业链准入上一视同仁

医生网上“偷菜”致患儿死亡续:医生当时写论文

http://health.sohu.com/20091111/n268111973_1.shtml

到目前为止,和近来流行的各种群体性事件一样,掌握信息的一方凭借信息优势,部分的释放信息。即便这些信息都是真是的,也难免信息弱势的一方想入非非。

实现全民医保 成都明年报销上限增2倍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09-11/11/content_115940.htm


和全国医保改革方案一样,没有看到能够有效地增加效率的解决方案。增加医保范围、增加支付比例、增加体检林林总总的成本真的可以平财政多投入的那点钱填平,我怀疑。

血浆浇花调查:血浆因有杂质报废

http://finance.baidu.com/2009-11-11/121656668.html


血浆报废、过期是因为我国没有人需要血液么?不是的,爱心人士们免费捐献的血液到了血站手里就变成了大笔的现金,患者究竟需要多少不知道反正是省着点用的。另外一面却可以放到过期,保存的变质。用来浇花当化肥。

药监局:96%以上的保健品店以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

http://internal.dbw.cn/system/2009/11/11/052206554.shtml

非法宣传为什么一开始不闻、不问、不管!?等到事情发展到危害很大的时候了终于决定采取行动了。

2009年5月7日星期四

更新

更新的目的是证明我还活着。题目写更新是因为我没有想出头绪,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只是最近在想一些问题,想弄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所以就散碎的说说,希望能和有兴趣的同学们交流一下。


最近有一个问题,我所在的新郑州大学附近,各色黑网吧多如牛毛。其消费人群的低龄化和沉溺程度令人震惊。上网的孩子到小学3、4年纪,大约10岁上下的孩子,沉溺程度到早上从家里出来直接去网吧,直到老师打电话给家长,家长把周围方圆4、5公里内的网吧都找遍找到为止,并有夜不归宿的情形。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对于这种问题我有一个一贯的观点:想当年啥都没有那阵的抱怨是都怪这些小说诸如金庸、琼瑶之流;后来的说法是都怪这些电视剧诸如霍元甲上海滩之类;再后来他们开始埋怨各种电子游戏设备;在然后就是电脑、互联网了。可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几十年的教育经抵不上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的一点点诱惑呢?

还要说一点,我不认为关停、打击黑网吧能解决问题,这个一个经济学关于需求和供应的问题,这里暂不讨论。

这些东西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需求?

前些年关于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说法是他们沉溺于网络游戏中虚幻的成就感。以我浅薄的游戏经验看,从war到cs的所谓成就感都不适宜这个年轻段,对他们应该恐怕不能以形成足够大的吸引。

  • 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课外生活的缺失

很显然在我的教育当中缺乏一个环节,尤其是初中小学阶段课余的活动几乎是没有的,学校的任务就是完成每天在学校的教学任务,放学之后就交给家长了。家长既不能有效的组织孩子完成课外作业,更不能有效安排小孩子的课余生活。(这个问题不止在我所观察的郑大附近这种所谓的新城乡结合部地区,其他经济趋于稳定地区同样存在)在这个问题上一开始的时候去网吧甚至可以说是小孩子解决课外生活需求的无奈之举。

  • 学校和家长沟通的失效加剧了这个现象
在我看来学校和家长应该存在一个配合的问题,如前文提到。孩子的课外生活不单单是老师的问题,也不单单是家长的问题,这件事情涉及给孩子安排怎样的课外活动以劳逸结合,帮助小孩子全面发展的问题。所以,找到可适合小孩子的,可行的课外生活策略,甚至是个性化的生活策略必须建立在深度的沟通的基础上。问题是现在观察到的情况是这个环节的极大缺失。

总之,在我看来。问题是我们缺乏一种有效的制造一些能引起孩子兴趣,并有效遏制沉溺网吧的兴趣的机制。好,发言完毕,各位同学,你们怎么看。留言给我吧,谢谢啦。

 

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

基本药物目录能做什么?

据说在我国的医疗消费中用于药费的部分超过了50%。可谁能告诉我这么多的钱被谁赚了去?
常识告诉我们,企业的利润=销售额-成本
药企的成本=生产销售成本+进入医保目录的公关成本+进入药物目录的公关成本+医药公司招标公关成本+进入各级三甲医院的公关成本+医生处方的回扣成本+各级医保机构的公关成本。
小病从不去正规医院,而是去社区里非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区诊所。民营医院、民营药店以及民营诊所从九州通买到的药都不贵。因为在他们那里药企成本=生产销售成本
缺乏监管之下制定的基本药物目录能够改变哪个环节?恐怕只不过是增加了权力出租的租金罢了吧。

2009年3月4日星期三

你动了谁的奶酪


据说今年两吠期间就会正式通过所谓的"新医改"方案。青天老大爷温总理也在网上就这个问题和网民们进行了交流。新方案的核心之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8500亿,的确很多。不过有个问题就是钱从哪来,要往哪去?

至于说钱往哪去,在我看来无非就是产业链条的上的几个环节:制药企业、医药流通环节、医院等医疗机构、支付方即所谓的各种医保机构。

对医药企业,据说要制定基本药物目录。言下之意,药监、药检都要打点到,伺候的人家舒坦了。进入基本医保目录了,以后卖药自然是财政部门埋单,分8500亿的大奶酪了。

流通环节要直接流通了,新方案的主意是招标把流通领域的其余环节强行干掉,通过招标把这个工作交给一个机构来做。想出来这个办法的真是个神人,这样终于能把延续多年的地区招标积弊扩张的全部流程去了。专管部门相关企业终于可以安心分奶酪了。

对医院不仅要改革三甲医院还要大力发展各种一级机构。到时候不仅三家医院的医生们可以拿到从大奶酪里分出来的红包回扣,来社区诊所的的医生们亦可以了。皆大欢喜。

既然分奶酪总得有人主持怎么分吧,当然了谁支付谁决定呗。真可惜,财政部门不能直接支付,否则恐怕能省一批中介费。这回甭管你是做药的、运药的、卖药的、看病的还不得低眉顺眼小心伺候着。

于是皆大欢喜,谁的奶酪都没被动啊!

那你猜,这8500的大奶酪来自哪呢?

2009年2月17日星期二

一只羞华鞋(一)

编者按:一只本该穿在脚上的鞋子出现在一个本不该出现的地方,引发出一场惊天晕案,是什么导致他们的心里承受能力是如此的脆弱,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人性的扭曲。敬请阅读熊博在线的特别BT版:

一只羞华鞋(一)

精彩引文:

瘟JB不甘示弱:"我的粉丝都叫我瘟宝宝,也好听!"

假QL说:"我的粉丝都叫我假林林,好嫩哦――!"

憎QH说:"我的粉丝都叫我憎红红,讨厌啦~~~~!"

蝗J说:"我的粉丝都叫我蝗菊菊,……凑合吧。"

猪RJ说:"你们聊,我先走了。"

李CC愤怒了:"走个屁!老子都没走。"

………………

就在高层动 荡、人心惶惶之时,仍有一人心平气和、闲庭信步,似乎也只有他才不会害怕。在香山背后的别墅里,他满意地看着几十里外的惊恐,撇了撇嘴:你们太嫩了,卖个 破绽就把你们糊弄了。都以为我说的是她,其实我说的是他。本帮会虽失数卒,但丢卒保车,韬光养晦,势力犹存。今后再有人不听话,我就让你们听他说话!



第二章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分子生物学目录

一、绪论
查看原始文档点击这里
二、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查看原始文档点击这里

更新中……
点击即可查看

实验动物学-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