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1日星期三

医疗纠纷类群体性事件

刚才和几个90后的小朋友在操场上玩雪,说这要是停电就带劲了,五万人出来玩就Hight了。然后顺便延伸一下,要是几万人在操场上校园里疯会不会发生某种群体性事件。

于是想起来近年来的所谓群体性时间――瓮***安、石***首,当然还有著名的"欺・吾――捂麓木器"以及之后的扎******针。这些事的初见、激化、到高潮并不是聚了一帮人就形成的,而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息优势的一方所采取的不适的处理方法。一开始封锁消息、发布虚假消息、打压等等,促成的信息劣势的一方采取不信任、不合作的破坏性行为,并最终酿成悲剧结果。

之所以提起这些是想起最近两件事情,一个是北大教授之死,还有一个是南京儿童之死。在互联网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围观、叱责、谩骂,我觉得这也可以算是一种群体性事件吧。虽然并不发生在某个现实地方,并没有烧掉某个急诊楼,并没有打砸什么现实的东西,但目前的状况已经具备了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的所有特征。

我想说的是,这两件医疗领域的"虚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也是现实的这类事件成因一致――信息强势一方的无知、无礼、无能。观察近些年类似事件,每次发生之后医疗工作者每每一脸委屈宛若受了婆婆虐待的小媳妇,抱怨的泪眼婆娑我见犹怜。问题是事情真的这么不可逆转是有人虐待了医生们么?事情发生之初从来没有见到医院的行动――我没有否认医院的行动,只是人们看不到,即信息不能有效披露――这种轻视反应这医院管理者的无知与短视,或者在它们看来着根本就不算事,危机意识淡薄。无动于衷还算好的,更有甚者居然是一脸傲慢,置之不理。这两点在两次事件上都表露无遗,无论是北京还是南京,到医院发表生命,提出抗议都已经是事发后好几天了,早已错过了危机公关的最好时机。但此时事情还远没到不可逆转的时候,结果医院领导们更加昏招连连。跟某些官员的处理方法一样,采取了发布错误、虚假信息,或者是隐瞒某些信息。例如北大,用了一个所谓的"个人行为";南京的事情更是至今不能查看事发时的录像,这个实在是昏的不能再昏的招了。个人猜测就算过几天公布这个录像,公众也会觉得是删改修正过的。实在是无能到不行。

借用江湖上话说没吃过祝你还没见过猪跑。不用读什么公关专业书籍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危机关头公关的关键是真诚,至少看上去应该真诚,打打悲情牌也就过关了。结果,一个个都是强势到不行,无论是北京还是南京的所谓声明、解释都是人家想不反感都不行。那不弄你弄谁啊!!!说到这里想起来,去年重庆出租车罢工,薄熙来老师那个危机公关做的。建议会和这种危机的打交道的人都去看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