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

基本药物目录能做什么?

据说在我国的医疗消费中用于药费的部分超过了50%。可谁能告诉我这么多的钱被谁赚了去?
常识告诉我们,企业的利润=销售额-成本
药企的成本=生产销售成本+进入医保目录的公关成本+进入药物目录的公关成本+医药公司招标公关成本+进入各级三甲医院的公关成本+医生处方的回扣成本+各级医保机构的公关成本。
小病从不去正规医院,而是去社区里非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区诊所。民营医院、民营药店以及民营诊所从九州通买到的药都不贵。因为在他们那里药企成本=生产销售成本
缺乏监管之下制定的基本药物目录能够改变哪个环节?恐怕只不过是增加了权力出租的租金罢了吧。

2009年3月4日星期三

你动了谁的奶酪


据说今年两吠期间就会正式通过所谓的"新医改"方案。青天老大爷温总理也在网上就这个问题和网民们进行了交流。新方案的核心之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8500亿,的确很多。不过有个问题就是钱从哪来,要往哪去?

至于说钱往哪去,在我看来无非就是产业链条的上的几个环节:制药企业、医药流通环节、医院等医疗机构、支付方即所谓的各种医保机构。

对医药企业,据说要制定基本药物目录。言下之意,药监、药检都要打点到,伺候的人家舒坦了。进入基本医保目录了,以后卖药自然是财政部门埋单,分8500亿的大奶酪了。

流通环节要直接流通了,新方案的主意是招标把流通领域的其余环节强行干掉,通过招标把这个工作交给一个机构来做。想出来这个办法的真是个神人,这样终于能把延续多年的地区招标积弊扩张的全部流程去了。专管部门相关企业终于可以安心分奶酪了。

对医院不仅要改革三甲医院还要大力发展各种一级机构。到时候不仅三家医院的医生们可以拿到从大奶酪里分出来的红包回扣,来社区诊所的的医生们亦可以了。皆大欢喜。

既然分奶酪总得有人主持怎么分吧,当然了谁支付谁决定呗。真可惜,财政部门不能直接支付,否则恐怕能省一批中介费。这回甭管你是做药的、运药的、卖药的、看病的还不得低眉顺眼小心伺候着。

于是皆大欢喜,谁的奶酪都没被动啊!

那你猜,这8500的大奶酪来自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