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9日星期二

脾脏作为机体单核细胞储藏库的功能(一)


白细胞是创伤或者感染后机体对自身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成员。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作为白细胞的一个家族成员,也会在向炎症部位进行迁移
目前认为单核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亚群,分别是Ly6ChighLy6Clow。其中Ly6Chigh的单核细胞亚群是炎症性的,它们可以迁移到病变部位,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在外周的累积也会导致慢性疾病。而Ly6Clow单核细胞则主要在脉管系统内巡逻,它们正常定位于正常部位也可以在炎症部位,主要参与脉管系统的修复和炎症的消散。
然而,哈弗大学的儿一样研究显示,在心梗坏死区所累积的Ly6Chigh单核细胞细胞的数量远远超过它们在脉管系统中的数量。这个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好奇,是否存在一个骨髓之外的单细胞蓄水池,可以容纳迅速发生的炎症所需要的单核细胞?
基于这个推测,研究人员对全身多个潜在的有单核细胞细胞蓄积可能的组织进行了筛选。筛选按照一下条件:首先,单核细胞表达CD11bCD115,其次不表达或者低表达CD90B220CD49bNK1.1Ly6G,最后还需要低表达F4/80CD11C以及MHC-I-A
研究人员筛选了脑、心脏、肠道、肾、肺、肌肉、胰腺和脾脏,结果发现脾脏中有大量符合上述条件的单核细胞,并且脾脏中两个单细胞亚群的比例和血液中完全一致。
当然,仅仅根据上述表面标志物确认脾脏是机体中单核细胞的蓄水池似乎还稍显草率。传统上我们认为脾脏主要参与清除老化的红细胞、促进机体的铁离子循环、诱导机体的免疫反应以及在失血性休克后供应红细胞。而储藏单核细胞的功能似乎并不显于报道。同时,传统上也认为单核细胞和谱系后代在居留定位的基础上并不相同。单核细胞被认为是循环的,而巨噬细胞和DCs才是组织居留和固着的。
为了谨慎起见,科学家们进一步对脾脏中的这些“单核细胞样细胞”和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从形态学、转录谱以及功能上进行了对比,并确认了它们单核细胞的身份,也初步确认了脾脏的单核细胞储藏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