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2日星期一

告别微博

忽然觉得我应该远离新浪微博了。很久以前注明互联网砖家麦田老湿就曾经发表过关于社区的注明论断"所有的社区,都不过是扎堆,聊天,kill time"。按照这个特性区分,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所蜷缩的社区就是QQ、和新浪微博。之前还有个人人网,后来我勇敢的告别了人人。现在QQ也处于半告别状态,35天上一次,看看各种同学、白痴、笨蛋群里的低能留言。

从新浪开始他们所谓的内测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饥饿营销到现在14个月了,我看了一下我的第一条微博发布在2009828日到现在基本上15个月。发布637条微博,吸引127头粉丝。每日花费在新浪微博上的时间也日渐增多,无论是打开firefox还是chormesinafoxfawave都第一时间蹦达出来,然后转贴、微观、kill time

144个字的限制的确让信息传播的变得无比快速、便捷,但是也导致信息泛滥。除了我这样的闷骚男没完没了的看见好玩的东西一定转发,甚至恨不能直接发信息给别人之外还有另一帮暴露狂,恨不能几点几分在哪里上厕所都通过互联公布的透明人,还有各种花都往外冒的话痨。而大多数人都是这几种怪兽的混合体。每天普天盖地的信息汹涌而来,很有一些信息过载的压力感。到目前为止,Miniblog类站点的各种过滤器之中靠谱的还真不怎么多,新浪的方法就是分组,这真是个馊主意。因为无论你怎样分组,在靠谱的分组里都会出来毫无信息价值同时又跟你的生活毫不相关的打屁聊天的blog。在这种信息上浪费时间才是令人沮丧呢。

144个字的限制再让信息变得高度浓缩,毕竟你想把一件事情在144个字中说清楚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浓缩工作。因此上,一部分人浓缩的很好,但是每天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些操蛋结论。我依然认为,在信息传播效果上,最好还是博客。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知道他最近正在读什么?想什么?甚至是他对世界,对人,对神的观点,最好的途径就是他的博客,而非他的微博。通过他的微博,你最多看到只不过是他只言片语的结论,这种结论总让人想起擅长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的心花射啥的。

这样一个即浪费时间,有扯淡低效的平台,So,以后长期驻留的还是blogGoogle Reader